
- ISO/IEC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
- ISO/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- 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- IRIS认证|ISO/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-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-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
-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- TS16949|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
- GB/T50430建筑行业认证
-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- 欧盟CE证书|CE证书查询
-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_能源审计报告_节能评估报告_工业节能诊断服务
- REACH|ROHS认证|ROHS检测报告
- GB/T 20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
- 三体系认证
- 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认证证书
-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
-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
- ISO22716|化妆品认证__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指南
- TS16949|IATF16949: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_五大工具培训_内审员培训
- 铁路产品CRCC认证
- ISO37301:2021 合规管理体系认证
- GJB9001C-2017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- haccp食品管理体系认证
- 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- 美国石油协会API认证
- 美国FDA(FCE/SID)注册_医疗器械_化妆品_酸化/低酸罐藏(罐头)食品
- ISO27017云服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- ISO29151个人身份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认证
- ISO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
- ISO27018公有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认证
- ISO14064碳排放认证_企业温室气体盘查和验证服务认证_温室气体核查声明书
- ISO14067产品碳足迹认证
- ISO41001设备设施管理体系认证
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已上线,成为生态环境领域首个全国统一的信用管理系统
添加时间:2019-10-30

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,2019年9月20日,生态环境部公布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监督管理办法》,将于11月1日施行。
为确保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,生态环境部还配套建设了一个平台、配发三个文件,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核心、以公开为手段、以信用为主线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监管体系。
一个平台,即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,已在政府网站上线,将与管理办法同步施行和启用。这是生态环境领域首个全国统一的信用管理系统,对环评信用管理对象的失信行为,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都可以记分,并通过平台做到实时累计,实现对编制单位及从业人员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,切实提升环评领域“互联网+”监管水平。
三个文件,即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能力建设指南(试行)》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信息公开管理规定(试行)》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
三个配套文件在依法取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资质管理的同时,遵循事前指导、事中规范和事后严管的工作思路,在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主体的能力建设、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要求。鼓励编制单位自觉加强人才培养,建立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基础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档案体系,明确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规则,积极推进信用监管方式方法。
刘友宾表示,下一步,生态环境部将组织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职责,继续狠抓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质量,加强抽查与复核,完善信用监管体系。对存在问题的公开曝光并依法严惩,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,对有关单位与人员实施“双罚制”,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为确保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,生态环境部还配套建设了一个平台、配发三个文件,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核心、以公开为手段、以信用为主线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监管体系。
一个平台,即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,已在政府网站上线,将与管理办法同步施行和启用。这是生态环境领域首个全国统一的信用管理系统,对环评信用管理对象的失信行为,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都可以记分,并通过平台做到实时累计,实现对编制单位及从业人员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,切实提升环评领域“互联网+”监管水平。
三个文件,即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能力建设指南(试行)》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信息公开管理规定(试行)》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
三个配套文件在依法取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资质管理的同时,遵循事前指导、事中规范和事后严管的工作思路,在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主体的能力建设、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要求。鼓励编制单位自觉加强人才培养,建立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基础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档案体系,明确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规则,积极推进信用监管方式方法。
刘友宾表示,下一步,生态环境部将组织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职责,继续狠抓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编制质量,加强抽查与复核,完善信用监管体系。对存在问题的公开曝光并依法严惩,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,对有关单位与人员实施“双罚制”,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关于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”的相关资讯